肉聲歌仔戲

看演出常常不見得有時間寫評論或紀錄,不過有些深刻的印象是難以磨滅的–但不見得是演出本身就是了。出社會後,我在2018年第一次看全本歌仔戲;撇開被劇情感動、以及折服於個別演員演出外,坦白說我的第一印象是,媽呀,擴音好大聲,不但耳朵痛,而且音質劣化–音色有特色、或是聲音比較「傳」的演員,尤其容易受到影響。看了幾齣後我很快開始思考,傳統戲曲既是生於沒有電子擴音設備的時代,當初怎麼演?應該就是場地不要太大、而且演員唱念有基本穿透力。

後來看了書、聽了訪談就知道,過往在外台演出,會在舞台下放置儲水量不一的水缸,用水面與缸體提供反響效果。這樣用「肉聲」(台語,也就是指「不插電」)唱,演員要有穿透力;以西方音樂來說,「用聲樂集中的方式唱小聲、但必須能傳到最後一排座位」和「不用聲樂方式、純粹小聲唱、再加上擴音」,音色是完全不同的(影片中廖瓊枝大師說出類似的觀念)。我覺得這就是為何許多老一輩的歌仔戲大師,使用嗓音的概念、以及創造出的音色特質,和現代青年演員(尤其是沒演民戲的)是非常不同的。

我在粉專上不定期會推薦演出;最近看到當初2020年曾經推薦這檔「原聲歌仔-不插電歌仔音樂會」,好可惜當初11月中實在沒辦法去看。演出場地衛武營表演廳只有434個座位,重點是根據這個宣傳影片,舞台背後的板子是有反響效果的。看起來多麼完美啊!有演唱實力的好演員,和能搭配他們的文武場,一同呈現歌仔戲原本的樣貌,而不是用擴音把文武場弄得太大聲(甚至用寫作太厚重的國樂團)、然後再用擴音把演員擴得更大聲。更糟的是,常常即使擴音已經讓一些聽力正常的觀眾耳朵痛了,但樂團在激烈的地方,仍可能蓋掉演員聲音。)記得好幾次在戲曲中心(大廳為1,036席、小表演廳300席)、和重新裝潢開幕的歸仁文化中心(655席),都被歌仔戲的擴音弄到耳朵又痛又熱。(妙的是看京劇似乎沒遇過這狀況,是說我看京劇的次數少得多就是。) 這些場館、和北藝藍盒子(493席)、城市舞台(1,004席)都不大,但感覺建造(或整修,我是指歸仁)時都完全沒考慮場館要有「自然音效」,也就是怎樣能讓「有基本穿透力」的演員與歌者「靠自己」(而不靠麥克風)傳聲。難道沒有人覺得自然音效是重要的嗎?

西方古典音樂後來也有重新思考是否要用擴音–當然這裡指的是在「有自然音效的場館」,而不是露天又沒有自然音效的地方(如古羅馬式圓形劇場);例如John Adams一些歌劇都要求為歌手加擴音,主要是希望他們在不拋棄聲樂傳統概念的前提之下,可以稍微輕鬆點,並因此能做出不同的聲音細節。雖然在800~1000席大小的場館時,歌仔戲演員也許會希望有擴音幫忙,但如果場館能從「有自然音效」出發,擴音設計也以避免音質轉劣、分貝數過大為前提,該有多好。老實說,歌仔戲的打擊樂器兼具易傳的響度及高分貝,其實非常容易被聽到,很可能不需要擴音……


📢喜歡緊緻圓滑奏嗎?請我喝杯咖啡,支持創作吧:http://bit.ly/LcI_ze

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