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 12 10山宛然客家布袋戲團《三郎賣茶》評論

對山宛然的印象,除了在記錄片《紅盒子》中看過團長黃武山外,主要就是「同黨劇團」精采的《白色說書人》、以及一些網路的側拍影片。黃團長是陳錫煌大師的重要子弟,技藝不會差;之前原要看山宛然演出(有些是與師兄吳榮昌的弘宛然合作),都因武漢疫情影響而取消。今年山宛然公演,自然要去看,尤其這樣有水準的藝師,本檔演出竟然是免費!

故事很簡單,敘述三郎出外工作多年未歸,妻子決定去找算命仙,問丈夫下落;爾後算命仙帶她去尋夫,在乘船渡河後卻搶了她手鐲。她在路邊哭泣之時,恰巧三郎經過,認出妻子,妻子反倒認不出丈夫;直到丈夫拿出揹著的大傘,她才認出是她為夫君所製的傘。出乎意料地,劇情框架沒有兜得很好:最根本的是,三郎的職業到底是什麼?劇名說三郎賣茶,故事開頭又說三郎的工作是牽豬哥,但劇情始終未明確鋪陳三郎的職業(不管到底是採茶還是牽豬哥),讓人覺得困惑。此外劇中插科打諢一來內容大量當代化(例如提及最近的世足賽、以及現代人常見的Apple Pay),二來多半是信手捻來,與劇情環節沒有緊密連結,僅求博君一笑;這些旁出的部分太多,使得戲劇節奏只能鬆散。不過我也得公平報導:主演在掌握觀眾上畢竟有一定的能力,所以這些笑料除了有時的確成功逗笑孩童觀眾;而且主演在切換不同人物嗓音、以及兼顧不同角色對話銜接上的能力,還是相當不錯。例如算命仙勸誘女主角上船的橋段中,二人一前一後跳上船後,戲偶上上下下、營造出船在水面上起伏的樣態,效果就極好。

本檔演出說是「復刻版」,也頗引我好奇:我相信演出者是希望重現經典—至少是重現某些經典環節,不過在實際操作上,整個演出其實是大幅度翻修,難以「復刻」視之。首先,一如前述,台詞中加入許多(往往與劇情無涉的)現代生活事物。其次,台詞引入許多其他語言:除了台語之外,還有國語、及英語,而且份量多到我在現場不禁要思考,這是否還是齣「客語掌中戲」?酒家老板一角操台語,還可以解釋說其出身為台語人士;但其他地方使用台語或國語,常常似乎是因為主演斷定觀眾不太熟悉客家話,偏偏本檔演出仍算是「活戲」、現場字幕無法全然對應,因此主演選擇用台語或國語重述或解釋部分笑點。劇中其他部分使用的國語以及英語,感覺則純然是為了製造笑果。很可惜的是,這些作法一來削弱整體感,二來無益於戲劇節奏,三來也讓人(竟然)在一齣客語戲中感受到客語弱勢的處境。

第三個感覺不屬於「復刻」的,是音樂。武場雖大致維持,文場卻算是以電子琴取代,頗為可惜(雖然應該是經濟得多的選擇)。此外本檔演出特聘了一男一女二位歌手,負責演唱一些歌曲,不過二位歌手與主演總共三人,有三場不同的說/唱風格;其中男歌手比較類似於流行歌風格,女歌手的演唱則主要是有略微「打開」共鳴空間輕唱、略像用到音樂劇唱法的跨界風格(但咬字明顯沒音樂劇歌手清楚)。這些音樂的選擇,都可以視為創新的嘗試,不過我個人沒有很喜歡,尤其三人風格落差過大,我覺得對於音樂的整體感而言並非好事。

說到音樂,也得提到音效。主要有二層問題:其一,二個打擊樂器被安排在彩臺側邊,觀眾不但全程可以清晰看到樂手,而且實在太大聲;即使我可以選擇忽略音效上明顯的不平衡,但我前方的孩童每每得捂著耳朵、對抗擊樂過大的聲響。以擊樂的特性、以及現場不大的空間,武場大可以安排在彩台後方、甚至略作遮罩。其二,口白時常常配樂未歇,而且不只是傳統作為提點或應對的鑼鼓點,而是還加上電子琴;其音量常顯著到讓人難以聽清口白、或至少太令人分心。

早場觀眾不多,多半是家長帶著幼兒前來,演出感覺有引起兒童還不錯的反應,希望能引起他們以後繼續看掌中戲的興趣。至於演出本身,我覺得以演出者的能力,可以順得更好。


📢喜歡緊緻圓滑奏嗎?請我喝杯咖啡,支持創作吧


演出資訊:2022山宛然客家布袋戲團年度演出:三郎賣茶復刻版

特邀客家音樂創作者黃珮舒、打幫你樂團團長劉榮昌獻唱

  • 2022/12/10 10:30、14:30,台北偶戲館4樓
  • 12/11 13:00、15:00,樹林藝文中心演藝廳

1 thoughts on “2022 12 10山宛然客家布袋戲團《三郎賣茶》評論

  1. 引用通告: 2022年看過的演出總回顧 | 緊緻圓滑奏

發表留言